专题审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 专题审议

    《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 发表时间 : 2018-12-10 22:25:07 * 浏览 :

    ——20181129日在启东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革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抢抓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纲要》实施和执行情况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一、《纲要》实施总体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提出了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类31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19项。从2016-2017年完成情况来看,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或控制在目标要求以内。19项预期性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法治建设满意度、居委会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6项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8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序时,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服务外包执行累计金额、企业境外投资累计总额、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5项指标因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的变化,与序时进度有脱幅。(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见附表)

    1.创新发展步伐加快。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989.5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是十二五末的1.23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2%,比十二五末提高0.1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8%,比十二五末提高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4.4%,比十二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77件。城乡宽带接入能力达700G。《纲要》确定的创新发展6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项指标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值,其余3项除地区生产总值因当初确定的目标值过高有脱幅外,其余2项指标按序时推进。

    2.开放发展难中有进。十三五以来,至2017年底,累计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5.84亿美元,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累计服务外包执行金额0.7亿美元,是十二五末的1.17倍;累计企业境外投资总额1.13亿美元。2017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12亿美元。由于国际大环境和贸易战的不利因素,对我市对外开放中确定的对外贸易、服务外包、境外投资3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影响较大,与序时目标有差距。

    3.协调发展成效明显。2017年,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6.4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比十二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90.98%,比十二五末提高10.98个百分点。《纲要》确定的协调发展3项指标中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值,其余2项指标按序时推进。

    4.绿色发展能力增强。2017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7.3274万公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81.5%,比十二五末提高3.2个百分点。地表水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83.3%,比十二五末提高42.3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达25.23%,比十二五末提高2.6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1%。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达20.35%。《纲要》确定的绿色发展8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或控制在目标要求以内。

    5.共享发展程度提高。2017年,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75921691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61933404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3.16%,比十二五末提高2.16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人口累计1.683万人。实现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2%,比十二五末提高1.51个百分点。市区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3.32%,比十二五末提高3.32个百分点。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达2.38人。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33.5张。法治建设满意度达97.5%,比十二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2.3个。居委会、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均达100%,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纲要》确定的共享发展10项指标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市区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3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法治建设满意度、居委会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2项预期性指标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值。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由于上级部门认定标准调准变化,完成与目标差距较大。其余4项指标均按序时推进。

    今年1-9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8.49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4亿元,增长1.9%;税收收入占比83.9 %,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399.64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6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150.98亿元,增长26.3%。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92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44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4元,增长9.1%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纲要》围绕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沿海开发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市六项重点任务,从目前完成情况来看,进展良好。

    1.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三次产业演进为7:48:45。在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列第23位。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十三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5.7%,五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8%。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1家。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24位。大国重器希望6起航、天鲲号下水。获省认定十三五期间首批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转型加快。淘金创谷、君启筑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等新业态互联网企业投入运行。天汾电动工具商贸城获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称号,4家南通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600多家。圆陀角、启隆成为上海周边热门旅游目的地,乡村游精品路线不断推出,十三五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1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03亿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十三五以来,新增扩建农业项目502个,完成项目农业投入总额81.2亿元,其中新增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28个。新增高标准农田23.51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25万亩,四青作物面积达45万亩,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家庭农场631家,全托管经营主体185家,农村合作社1565家。启东青皮长茄”“启东洋扁豆”“启东绿皮蚕豆”“启东沙地山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现代渔业水平显著提升,荣获省现代渔业建设先进县(市)。建筑业不断做大做强。十三五以来,实现建筑业产值2292亿元,拥有建筑业企业326家,其中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8家。荣获鲁班奖”5个、国优奖”7个、詹天佑奖”7个。南通二建集团连续2年荣获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第一名。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54.4%,比十二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2%,比十二五末提高0.1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共计开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8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8家,获南通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9家。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称号。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启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获北京大学第三届产学研合作特别贡献奖,南通市首家离岸孵化器在北京注册成立并运营。推进质量品牌强市战略,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江苏省著名商标5件,获批成立国家标准委工作组3个,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5个。推进企业上市,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创新金融服务,推出助保贷”“苏科贷”“税易融”“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以及小微企业转贷基金、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政府助融举措,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两化融合深入实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启东经济开发区获评省两化融合试验区,同时与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省列为企企通建设试点园区。林洋能源、神通阀门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和获评省两化融合创新示范企业。

    人才支撑显著增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引育力度,优化服务环境,形成了高端人才加速集聚良好局面。十三五以来,共引进国家领军人才46名,各类创新创业人才620余名;入选省双创人才”27名,省双创团队”2个,入选总数居南通市前列。新增高技能人才11064人。在全国创新创业中小城市百强中排名第13位,连续三年全省各县(市)人才工作综合竞争力前十。

    2.沿海开发水平不断提升。

    平台载体建设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园区高端化转型,不断提升载体能级。启东经济开发区在全省83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海工船舶工业园被列为省首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在市委十三届三次全扩会上,提出了打造一城三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目前,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的概念性规划、首期启动区控制性规划已编制完成,产业中长期规划(2018-2030)、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概念性规划预计年底完成,生命健康科技城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吕四港产业协同发展区建设、长江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有序推进。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大项目推进。组建了大项目办,采取实体化运作,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9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日立金属、华峰超纤、林洋光伏、海四达新能源、广汇LNG转运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以来,全市围绕建设海陆空、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全力加强组织推进。宁启铁路启东段即将通车,海启高速启东段全力推进。国道345启东段、永兴线东段、丁仓港路北延等一批交通主干道工程加快实施。公交线网不断优化,全市镇、区客运班车通达率、建制村镇村公交开通率、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均达100%。港口、码头及配套航道建设稳步推进,小庙洪10万吨级进港航道预计年底竣工,环抱式港池10万吨支航道加快推进,广汇能源LNG码头建设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通吕河、蒿枝港河、三和港河等骨干疏港航道通航能力不断提升。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加大力度走出去,更高水平引进来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9.6亿元。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1家,增资扩股企业21家,其中新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8个,实际利用外资7.76亿美元。全市境外投资企业1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3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57亿美元。林洋能源、南通二建等企业分别在海外设立公司。林洋能源境外发行3亿美元债券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备案。口岸开放不断加快,成立启东海关、边检,启东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中远海运、华滋海洋等6家企业码头正式对外开放。

    接轨上海成果丰硕。围绕全面接轨上海的新定位,强化组织推进,成立对接上海协调委员会,全力推进六大对接工程。重点领域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完成《启隆镇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启东市接轨上海总策划研究》课题年底结题。功能对接得到加强,设立对接服务上海专家智库;成立上海启东商会;全市15个镇、园区已与上海55个片区开展合作。对沪招商成效显著,产业转移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2017年以来,引进上海产业协作项目资金560亿元。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尚华启东生物医药科创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启东分院等平台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环境、金融、科技、人才、农产品等各方面对接都卓有成效。

    3.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按照城市南进、东拓、北延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1.4平方公里。城市路网不断优化,新增城市道路40公里。城市景观不断美化,灵秀公园、蝶湖公园部分开放,城市各类建筑、桥梁等亮化工程大力实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二手车交易市场、大润发商业体、欣乐城商业体等建成营业。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改造,建成邻里中心2家、农贸市场6家、改造老小区停车位4000多个。推进城区水系规划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持河道畅通清洁。加强重点路段监管,开展治堵治乱专项整治,交通秩序有效好转。蝉联国家卫生城市。

    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一主两副三片区的城镇发展格局,201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9%,比十二五末提高了5.3个百分点。汇龙、吕四、寅阳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北新、南阳两个南通市级中心镇建设各项发展指标取得新突破。吕四仙渔小镇列入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民富、乡村美。积极培育扶持各类经营主体,十三五以来全市涌现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144个,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市所有村收入均超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超经济增长速度。靶向开展精准扶贫,2017年底11059人脱贫,累计脱贫率达74%。深入实施农村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家、水美乡镇”2家、水美村庄” 5家。切实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拆除违章建筑178万平方米。推进实施区域供水,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40公里,有效方便了群众出行。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治理全力推进。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势推进“263”“河长制”“二河二行业”“散乱污等专项攻坚行动,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关停、拆除禁养区养殖场28家,非禁养区养殖场239家,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79.1%;全面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已达86.8%,完成化工园区内51家生产企业废水收集和处理、废气收集和治理、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等整治;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完成全市一、二级河道沿线47家重点废水排放单位整治;拆除长江沿线非法码头19家;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16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三期工程

    源头管控不断加强。立足环评审批职责,从区域准入、行业准入、总量准入、民意准入、污防准入五个方面,严格执行六个一律不批,切实推进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竣工验收进程。把环境功能区划、总量控制、环境容量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科学指导开发布局。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对工业园区开展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深化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十三五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59件。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推进清洁生产,完成90多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节能项目加快实施,大唐电厂4台机组完成供热改造;国信热电联产项目年底前运行;新建光伏电站项目5个,合计规模6.5万千瓦;华峰超纤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广汇能源天然气管道建设等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减煤工作加快推进,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减少16万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减少5万吨任务。重点企业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工作深入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启东经济开发区通过了南通市级部门园区循环化改造专项验收。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17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23%。加强湿地保护,圆陀角滨海湿地获批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19位。启隆镇、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寅阳镇拥政村获评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5.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大力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工作,十三五以来,新增就业229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各类社会保险继续提标扩面,2017年底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2%。社会救助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实施因病致贫家庭救助办法,残疾人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现市、镇、村居家养老中心(站)三级网络全覆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力推进,2017年底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达33.5张。住房保障得到加强,十三五以来,共开工建设安置房203万平方米,竣工197万平方米。社会福利中心、妇幼保健院、文化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全力推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教育均衡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64所规划幼儿园85%以上建成省优质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实现慧学南通全覆盖;普高教育实现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不断强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医改成果不断巩固,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乡镇卫生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保实现全国异地联网结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共乐东疆百项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评弹、版画等传统艺术不断传承弘扬;成功举办中国新西兰电影节开幕式暨首映式、第一届吴歌论坛、第二届吴乐论坛暨中国评弹艺术节、苏笛风韵中国竹笛艺术节等活动;加强历史文化场馆开发保护,张謇垦牧遗址公园、明清古建文化产业园和启东名人园投入使用;承办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总决赛等体育赛事。获评江苏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现双拥创建八连冠。获评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市。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老龄等其他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正能量加油站建设持续深化。注重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中国好人上榜数居全省前列。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全面实施,基层治理精细化不断增强。雪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逐渐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日益提升。三站两会一中心综治体系更加健全,大调解品牌建设持续深化。阳光信访大力推进,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开展专项整治,金融风险防范得到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增强。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大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6.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市全力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不断扩大,去产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进“2440”改革,审批事项实现全部网上运行,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综合评价获评省先进地区,政务服务体系一体化改革南通领先,江苏政务服务网向镇村延伸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道)、村(社区)站点全覆盖。推进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审管联动双告知、一承诺制度,实现审管联动无缝衔接。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取得实效,6支综合执法大队全部挂牌运转。加快农村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围绕十三五期间建成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的目标,将法治创建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规范公权,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司法公开,规范司法行为,强化法律监督,形成公正廉洁司法的良好局面。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文化,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加快法治阵地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法惠民生江海行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法治惠民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创新成立法治惠企志愿者联盟,不断拓展企业与政府部门法治建设互动合作路径。法治创建广泛开展,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1个,全市已有62所学校、4家医院分别被授予南通市法治学校法治医院的荣誉称号。

    二、《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纲要》实施情况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同时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旧问题叠加、长短矛盾交织的局面,需要在十三五后半期准确把握、科学应对。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十三五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部分实体经济产业运行困难,特别是电力及能源装备产业,已成为我市降幅最大、压力最重的行业。同时,我市的工业产业规模和集聚水平仍然不高,缺少标志型引领型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偏少,企业亩均产出水平不高。服务业总量偏小,又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缺乏新兴产业带动。投资增长后劲乏力,落地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偏少,造成了入库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状态。企业贷款难、用工难、建设用地规模空间与指标紧缺等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亟待加速。外开放的水平还不高“引进来”缺乏外资大项目支撑,特别是制造业领域重特大项目偏少;“走出去”缺乏创新精神,外贸出口优势行业比较单薄,服务外包能力不强,企业境外开拓投资意愿缺乏。

    二是城乡统筹仍需加快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力仍显滞后,老城区生活、居住功能还需进一步改善,新城区创新、创业功能开发还需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尚需进一步完善,大交通体系建设仍需加快构建。特色区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是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进一步提质增效。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需持续发力,特别是水环境治理方面,要以消除劣类的水体为目标,扎实打好碧水保卫战,通过治理彻底消除黑臭和劣类水体。要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突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化工园区、化工企业、散乱污企业等整治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未彻底完成,仍需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仍需努力构建。

    是保障水平和民生实事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快于经济增长,但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各类社会保险的提标扩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供给不均衡,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群众满意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我市的财政收入组成结构不合理,税收过度依赖建筑业、房地产业,存在较大调控风险,同时债务化解渠道、手段等相对单一,存量债务到期还本付息流动性风险仍未有效解决,民生领域和公共事业领域支出又不断加大,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压力较大。金融领域非法集资存量风险尚未完全出清,案件高发频发的态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三、《纲要》中部分指标目标值调整的建议

    根据《纲要》各项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我们建议对《纲要》中的部分指标目标值作适当的调整,具体调整指标共4项:

    (一)建议地区生产总值由1350亿元调整为1200亿元。《纲要》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2016年实现881.85亿元,增长9.5%2017年实现989.50亿元,增长7.7%2018年一季度实现229亿元,增长7.3%;上半年实现533.59亿元,增长7.5%;三季度实现778.49亿元,增长7.3%从增幅看,从十三五开局起,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就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全国的经济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当时制定的目标还比较高,但随即中央对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调整,全国、全省以及南通市的增长速度放缓,所以我市的增长速度也出现放缓。按目前中高速增长形势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建议将《纲要》中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值由135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调整为120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调整为增长7.3%左右,其中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7%

    (二)建议企业境外投资总额累计由5亿美元调整为1.5亿美元。2016年企业境外投资额9081万美元,2017年企业境外投资额2166万美元,20181-9月份投资额为198万美元,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市目前总体来说仍是以资本输入为主,虽然建筑、电动工具、光伏等行业到境外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谋求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但由于我市本土企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低及抗风险能力弱,不少具有走出去优势的企业缺乏境外开拓意识,不敢轻易涉足国外市场。再加上外汇政策的严控,审批机关加大了企业境外投资的真实性审核,企业走出去项目进一步减少。综上原因,我市企业境外投资总额比较少。因此,建议将《纲要》中企业境外投资总额累计目标值由5亿美元调整为1.5亿美元。

    (三)建议耕地保有量由7.2179万公顷调整为7.076万公顷。《纲要》中提出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上级下达我市的任务量。但根据《南通国土资源局关于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通国土资〔2016127号),南通市已将我市耕地保有量任务调整为7.076万公顷,因此建议将《纲要》中耕地保有目标值由7.2179万公顷调整为7.076万公顷。

    (四)建议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由15个调整为3个。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我市的社会组织数量一直稳步增加,最多时达到一千余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社区社会组织。2016年,中办发〔201646号《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社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民政厅随后转发,并对全省的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工作作了重要部署。结合社会组织信用平台建设,我市开始清理僵尸社会组织,并按照省民政厅的统一要求,对2016年度年检工作全部采取网上填报。社区类社会组织属于松散型,普遍没有开设银行账号,经费来源得不到保障,工作人员多是志愿者或者兼职,年龄较大,对于年检工作网上申报达不到要求,也没有资金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年检任务下达以后,多数社会组织选择办理注销登记,数量减少比较大。还有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脱钩工作以后,难以继续开办下去,也选择注销登记。为更好地健康发展社会组织,2017年通过政府采购的模式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园,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018年实现开园,首批进入12家社会组织,实现我市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66家。预计通过努力后确定无法达到我市《纲要》中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15个的目标。根据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现状和省市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建议将《纲要》中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目标值由15个调整为3个。

    四、发展环境变化对《纲要》实施的影响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如何正确判断把握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对期完成《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有着重大影响。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对《纲要》确定的目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全球经济出现稳定向好态势。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但是,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乏力,逆全球化兴起,低增长、低需求同高债务、高泡沫在一定时期内仍风险交织,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美元走强、资本回流美国、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和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长期性复杂性影响。

    (二)多重叠加的国内战略机遇,为今后《纲要》的实施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为我市丰富十三五发展内涵,以更高标准执行《纲要》明确了新的方向。作为江苏沿海沿江的特色城市,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沿海开发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打开新的窗口,同时又能受益上海大都市圈、江苏“1+3”功能区规划建设和南通建设上海北翼门户城市等政策利好,为我市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三)自身良好的发展基础,为《纲要》所确立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去降补成效显现,一城三区格局加快构建,全面接轨上海进一步加强,宁启铁路启东段、海启高速启东段、吕四港环抱式港池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户和投产,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擎支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五、推进《纲要》实施的对策措施

    十三五后半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 六个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把强富美高新启东建设推向前进。

    (一)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是加快产业现代化发展。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启东实施计划,围绕加快打造上海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地标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集聚优势资源,梯度培育一批100亿、50亿、20亿、10亿级优势企业。实施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引导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积累技术优势,打造更多单打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绩效评价办法,构建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机制和评判机制。聚焦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领域,推进产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现现代服务业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江海资源禀赋,加快构建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格局。持续放大建筑之乡”“建筑铁军的品牌效应,推进建筑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建设,推进农业从增产向提质转变,到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90%以上。不断提升现代渔业水平和远洋捕捞能力,加快吕四港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市。二是加快实现项目高质化。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调优驻外招商队伍,优化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到2020年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40个,形成重特大产业项目快速集聚的良好态势。全面推进重大项目质量和绩效提升,发挥大项目办推进协调作用,落实市领导挂钩项目制度,强化重大项目挂图作战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考核督查、进度分析和情况通报。力争到202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不低于1200亿元,加快建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尚华医药、药明康德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至纯科技、巴兰仕机电、上鼓风机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三是突出创新引领。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重点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抓好工程技术中心、校企研发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高校启东专家工作站等建设,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力争创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到2020年新增上市企业不少于3家、新三板挂牌不少于5家,直接融资规模超200亿元。认真落实人才新政,进一步优化我市东疆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专业人才,努力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一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2020年完成去降补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政务服务“2440”改革常态化,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面推行药品耗材购销两票制,优化完善医保支付在总额预付下的付费方式,全力打造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东样板。积极探索陆海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市、镇、园区陆海资源底账,确保陆海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尽快投入运行。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步伐,推进一城三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组建交通集团、水务集团。推进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不断增加创业就业机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三农发展活力。二是持续扩大双向开放。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拓展启东发展空间。积极打造上海北大门门柱子,充分吸收上海发展的溢出效应,加强与上海在交通、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对接,全面提升合作层次。积极推进一城三区建设,加快实现平台特色化。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引进来质量层次,重点在产业外资引进上求突破;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海工船舶、电动工具、光伏能源、建筑等优势企业,拓展境外投资贸易和综合开发空间。围绕打造现代港口城市,大力推进吕四港区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拓展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功能,努力打造集产业港、物流港、现代渔港为一体的综合海港。

    (三)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一是提升城市品质。加强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实施2035新版城市总规,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老城区提升改造,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启动城区快速干道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水系水体改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一批事关民生的邻里中心、农贸市场、停车泊位、公共厕所等便民生活设施;加快打造一批商业综合体,绿色休闲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智慧城市。二是加快特色城镇发展。优化完善一主两副三片区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新型城镇。着力提升吕四港、寅阳两镇城市副中心的产城融合率,进一步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吕四港镇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新突破。北新、南阳等重点中心镇要推进田园、城镇、生态融合发展,着力建成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人居环境美的新型城镇。其他镇要着力打造具有一定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风貌特征的特色镇村,保留乡土气息、乡村风貌、田园乡愁。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形成适度集聚、生产便捷、生活舒适的村庄分布格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理,着力打造兼具现代文明、彰显启东特色的美丽村庄。推进强村富民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健全完善社会化、项目化、制度化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启东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重点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建设融媒体中心,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增强新闻媒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推进市文化体育中心和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推动共乐东疆”“正能量加油站等群众文体活动融合化、精品化发展,深入开展书香启东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性、个性化文化需求。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以弘扬江海文化、讲好启东故事为重点,大力推动文艺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展现时代新风、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三是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强化文创产业招商,积极引导企业与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力争到2020年培育重点文化产业企业9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8%

    (五)强化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实施“263”专项行动。完善河长制,落实生态河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二河二行业整治,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确保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全省领先。强化固体废弃物和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二是筑牢绿色生态发展基础。大力加强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保到2020年,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不少于23%。加快绿色转型,高水平打造G40沪崇启生态走廊。以三河两岸景观带建设为重点,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构筑更多自然景观、滨水绿带,到2020年林木覆盖率达25.5%。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严把项目落地准入门槛,严控两高一剩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推进传统耗能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落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加快创建低碳示范城市。三是优化生态治理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强硬的法治手段推动环境监管,创建环保监管和法治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六)注重共建共享,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聚焦富民增收发展导向,大力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到202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万人。推进社保扩面征缴,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到2020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98%以上。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强多层次住房供给和保障。精准扶贫持续发力,确保到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统筹做好慈善、助残、济困等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加快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程。增加教育有效供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完善教师队伍县域内统筹统用、合理配置、按岗聘任、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健康启东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和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等模式,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合成维稳工作新机制,全面管控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持续开展扫黑除恶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对各类犯罪的凌厉攻势,并将经济金融、食药环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打击防范提到新的高度,捂紧老百姓的钱袋子,守好老百姓的餐桌子。加快完善雪亮工程建设,提高大防控能力。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微联盟、开设企业法治特需门诊、加强企业法治培训三大举措,打造法治惠企志愿者服务新品牌。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追求”“共同提升,使法治文化阵地既体现法治元素更要有文化内涵。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十大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纲要》已实施两年半多的时间,推进工作总体顺利。通过对《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我们既看到了成绩,更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努力方向。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一个时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推进,着力补短补软,为确保《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推动启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